鸭跖草黄酮类物质微胶囊化及其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6
作者
程超
李伟
范恩涛
机构
[1]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恩施
关键词
鸭跖草; 黄酮类物质; 微胶囊; 释放;
D O I
10.13684/j.cnki.spkj.2007.07.038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对鸭跖草黄酮类物质的微胶囊化及其微胶囊的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海藻酸钠、氯化钙和壳聚糖为壁材对黄酮类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同时在模拟胃液和普通室温条件下研究微胶囊的释放性和稳定性。结果:鸭跖草黄酮类物质的微胶囊化最佳条件为3%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钠与黄酮质量比为5∶1)、2%的氯化钙、2%的壳聚糖制备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可达到60%,此微胶囊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且在模拟胃液中释放特性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马齿苋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J].
张京芳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4) :123-125
[2]   鸭跖草的栽培 [J].
马成亮 .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5, (12) :23-23
[3]   菟丝子黄酮的微胶囊化及释放性能研究 [J].
吴春 ;
陈林林 ;
李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9) :264-266
[5]   苦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 [J].
陈运中 .
食品科学, 1998, (03) :54-56
[6]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朱选 ;
汪洋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9, (11) :47-49
[7]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对葡萄多酚控制释放的研究 [J].
张峻 ;
吉伟之 ;
陈晓云 ;
齐欣 .
食品科学, 2004, (05) :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