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冬小麦硒素吸收积累特性及叶面喷硒效应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唐玉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王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吕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刘巧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杨军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2]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硒;
吸收积累;
叶面喷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硒素吸收累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小麦抽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叶面喷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对硒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最大,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硒(0~100mg/L)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含硒量,且小麦籽粒含硒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喷硒效果以灌浆初期最好,其次是抽穗期,灌浆中期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喷硒,喷硒浓度以40mg/L为宜,每公顷用液量750kg。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叶面喷硒效应试验初报
[J].
赵学杏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6)
:28+30-28

赵学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池州市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
[2]
硒对小麦生理功能的影响之研究进展
[J].
王海红
;
宋家永
;
朱喜霞
;
张志祥
;
贾宏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9)
:335-338

王海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阳县农业局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志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贾宏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叶面喷硒对水稻籽粒硒富集及分布的影响
[J].
周鑫斌
;
施卫明
;
杨林章
.
土壤学报,
2007, (01)
:73-78

周鑫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施卫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叶面喷硒对小麦抗氧化性能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J].
宋家永
;
王海红
;
朱喜霞
;
贾宏昉
;
席洪亮
;
孙建利
;
尹钧
;
张万业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6)
:178-18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海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朱喜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阳县农业局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贾宏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万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恒绿农业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不同基因型大豆生育特性与积硒关系研究
[J].
周勋波
;
李全起
;
吴魏
;
谢甫绨
;
陈雨海
.
华北农学报,
2006, (02)
:95-98

周勋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小麦富硒生产技术研究
[J].
宋家永
;
张万业
;
王永华
;
尹钧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5)
:197-199

宋家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万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永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尹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大豆对硒的富集动态的研究
[J].
唐巧玉
;
吴永尧
;
周毅峰
;
周大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424-426

唐巧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吴永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周毅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周大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9]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
[J].
魏丹
;
杨谦
;
迟凤琴
;
申惠波
.
土壤肥料,
2005, (01)
:39-41

魏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迟凤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申惠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环境与植物中硒形态研究进展
[J].
左银虎
.
植物学通报,
1999, (04)
:378-380+364

左银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