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课业负担”的概念分析及问题求解

被引:20
作者
山子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过重课业负担; 客观理解; 主观理解; 构成要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当前,"减负"已成为中小学的重要工作,但"过重课业负担"概念不清的问题,制约着"减负"政策的贯彻和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过重课业负担"概念进行主客观切割,离析其"构成要件"并分析了两种倾向,以期求解"减负"问题并对其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研究[D]. 易开春.华中师范大学 2001
[12]  
王财贵关于读经的大胆说法[N]. 陶继新.中国教育报. 2005 (005)
[13]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 刘芬.北京科技报. 2005 (020)
[14]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1992
[15]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J].
吴开亮 .
淮阴师专学报, 1996, (04) :111-112
[16]   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 [J].
阴国恩 ;
吕勇 ;
阎国利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02) :38-42
[17]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面面观 [J].
华铭 .
人民教育, 1995, (04) :16-21
[18]   学生负担过重的源头在哪里? [J].
陈季涛 .
湖南教育(A版), 1994, (05) :8-9
[19]   南京市教育局采取措施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 [J].
王宁生 .
中国学校卫生, 1992, (03) :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