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大斑病菌基因及其遗传背景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朱友林
刘纪麟
不详
机构
[1] 南昌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江西南昌
关键词
玉米近等基因系; 玉米大斑病菌; 抗病基因; 遗传背景;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玉米抗、感大斑病菌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Htl、Ht2和HtN等抗病基因以及B37和HZ1等遗传背景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前后寄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其同工酶酶谱的关系。结果发现,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以及它们在病程中的变化与抗病基因所处的遗传背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表明遗传背景不但决定和影响正常植物的生理生化特征,而且明显地影响植物对病原菌侵染所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和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感染大斑病菌后玉米抗感近等基因系丁布含量变化的比较研究 [J].
朱友林 ;
何嵘 ;
刘纪麟 .
作物学报, 1994, (06) :653-657
[2]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的关系 [J].
徐朗莱 ;
叶茂炳 ;
徐雍皋 ;
陈利锋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4) :47-52
[3]   大麦品种对BYMV的抗性与过氧化物酶、酯酶的关系研究 [J].
朱睦元 ;
俞志隆 ;
徐阿炳 ;
袁妙葆 ;
俞春江 ;
黄培忠 ;
刘玉芳 ;
马俊虎 ;
秦国卫 .
植物保护学报, 1989, (01) :43-48
[4]   木麻黄丛枝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J].
容向东 ;
张景宁 ;
王静 .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01) :49-53
[5]   印尼农家品种“柏拉玛地”选系对玉米大斑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J].
徐尚忠 ;
刘曙东 ;
熊秀珠 ;
刘纪麟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3) :48-55
[6]   不同抗白叶枯病型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J].
涂巨民 ;
彭仲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3) :228-233
[7]   对白叶枯病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同工酶凝胶电泳的观察 [J].
吴功振 ;
陈素文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251-253
[8]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J].
沈其益 ;
阎隆飞 ;
李庆基 ;
张元恩 ;
滕晓月 ;
李筠宜 ;
王正芬 ;
傅翠贞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8, (02)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