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被引:12
作者
韩曦
王丽
周平
孙庆业
机构
[1]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淮河;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2.01.00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2010年夏季,对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调查,共设置采样点160个,选取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需氧量4项水质指标,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WQI)对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安徽段)南岸诸河流水质达标率77%,超标的评价因子为氮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面源和生产、生活废水;水流流速、沉积物性质和周围环境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水质评价与水质模拟研究.[D].郭劲松.重庆大学.2002, 02
[2]   松嫩平原湖泊水质演化研究 [J].
肖海丰 ;
薛滨 ;
姚书春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11, (02) :120-124
[3]   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J].
安乐生 ;
赵全升 ;
刘贯群 ;
冯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05) :47-51
[4]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王博 ;
杨志强 ;
李慧颖 ;
杜晓明 ;
钦伟瑾 ;
李发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6) :124-129
[5]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J].
尹海龙 ;
徐祖信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5) :729-733
[6]   三江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水质研究 [J].
康铁东 ;
李玉文 ;
吕玉哲 .
湿地科学, 2007, (01) :83-88
[7]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J].
秦昌波 ;
郑丙辉 ;
秦延文 ;
雷坤 ;
于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94-99
[8]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9]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1-325
[10]   温州三垟湿地底泥氮、磷含量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J].
张修峰 ;
何文珊 ;
陆健健 ;
不详 .
湿地科学 , 2004, (03) :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