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闲置治理中的村民互助:地方经验与缺陷补正——以四川省G村为例

被引:4
作者
丁文
冯义强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闲置; 村民互助; 地邻关系主导; 农业生产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8.3973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现有文献主要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农地闲置的治理问题进行探讨,其研究成果局限于制度构建,忽视了实践经验的重要作用。实践中多数不适宜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的地区采用村民互助的方式对闲置农地进行了有效治理,其中,以四川省G村最为典型。该村的村民互助经历了经济关系主导型、血缘关系主导型、地邻关系主导型3种类型的演变。目前,其采用的地邻关系主导型村民互助,包含着相邻居住型和农地相邻型两种实践类型,是一种为克服劳动力之不足而以地邻关系为纽带自发形成的临时性农业生产方式。G村的村民互助虽然在农地闲置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部分村民参与意愿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互助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利用村两委和龙头企业提高村民的互助意愿;实施教育服务购买优化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借力乡贤调解纠纷提高村民互助的可持续性等途径予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耕地互换纠纷及其预防机制之构建 [J].
丁文 ;
冯义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 (04) :1-10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地方政府绩效考评 [J].
何阳 ;
孙萍 ;
孙大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3) :1-8
[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丁文 ;
冯义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5 (03) :30-39
[5]  
土地闲置问题产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 潘玥,张立亭,牛玲玲.广东土地科学. 2015 (06)
[7]   中国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及其实现路径 [J].
周小平 ;
李金展 ;
柴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9) :99-103
[8]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农村道德建设的资源意义 [J].
李明建 .
道德与文明, 2014, (05) :149-153
[9]   农业多功能开发对闲置农地效益的影响分析 [J].
邱生荣 ;
梁康迳 .
统计与决策, 2014, (05) :109-112
[10]   江苏农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模式简析 [J].
杜静 .
江苏农村经济, 2011, (04)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