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为例

被引:56
作者
方世虎 [1 ]
宋岩 [1 ]
徐怀民 [2 ]
范瑞东 [3 ]
刘楼军 [4 ]
许秀才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分公司
[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复合含油气系统; 构造演化;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东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部自晚石炭世洋壳消减后进入陆相盆地演化阶段,是一个构造演化复杂、由多个含油气凹陷和凸起构成的构造带,其构造演化历史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裂谷—断陷盆地阶段、断—坳盆地阶段、陆内坳陷盆地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阶段。结合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演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形成,影响烃源岩的演化进程,控制着含油气系统的多期生烃和多期成藏,构成含油气系统的运聚、改造和后期保存的关键时刻。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3+161 +1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博格达俯冲撕裂型裂谷的形成与演化 [J].
顾连兴 ;
胡受奚 ;
于春水 ;
吴昌志 ;
严正富 .
岩石学报, 2001, (04) :585-597
[2]  
Cenozoic tectonics in the Urumgi-Korla region of the Chinese Tien Shan[J] . M. B. Allen,B. F. Windley,Chi Zhang. &nbsp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94 (2)
[3]  
Postcollisional mantle-derived magmatism, underplat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basement of the Junggar Basin[J] . Baofu Han,Guoqi He,Shiguang Wang. &nbsp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1999 (2)
[4]   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和侵位历史 [J].
李锦轶 .
岩石学报, 1995, (S1) :73-84
[5]   柴窝堡盆地的构造演化 [J].
曹守连 ;
何登发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3) :262-269
[6]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J].
韩宝福 ;
何国琦 ;
王式洸 ;
洪大卫 .
地质论评, 1998, (04) :396-406
[7]   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挤压-拉张构造转折期的侵入活动 [J].
顾连兴 ;
胡受奚 ;
于春水 ;
赵明 ;
吴昌志 ;
李宏宇 .
岩石学报, 2001, (02) :187-198
[8]   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 [J].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肖安成 ;
冉启贵 .
石油学报, 2003, (02) :13-17
[9]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 [J].
谷云飞 ;
马明福 ;
苏世龙 ;
徐怀民 ;
胡斌 ;
姚卫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4) :337-342+347
[10]   论构造耦合作用 [J].
郭令智 ;
朱文斌 ;
马瑞士 ;
孙岩 ;
王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3) :19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