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化物脉状矿床成矿流体的中阶段δD亏损:实例与原因

被引:14
作者
陈衍景
张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含硫化物脉状矿床; 成矿流体; 中阶段δD亏损; 氢、氧同位素演化; 概念性模型;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8.04.007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很多含硫化物脉状金银矿床的成矿过程可以大致分为3个阶段,从早到晚分别以形成黄铁矿-石英组合、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网脉为标志。所谓中阶段δD亏损,是指在成矿流体δ18O逐渐降低(或升高)时,中阶段δD同时低于早阶段和晚阶段的δD。列举了一些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例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根据中阶段伴随大量硫化物沉淀的事实,认为硫化物沉淀时流体中H2S或HS-的H+被金属离子置换出来,H+加入到流体系统后导致了流体的中阶段δD亏损。对不同温度H2O-H2S体系1000lnα值的概算显示,在200~650℃温度范围,H2S或HS-的δD低于H2O的δD约211‰~478‰,H2S或HS-中H+的少量释放即可导致流体水δD的显著降低。因此建议,成矿流体从早到晚δ18O逐渐降低,中阶段δD亏损的规律,可以作为含硫化物脉状矿床氢氧同位素演化的概念性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张静 ;
陈衍景 ;
陈华勇 ;
万守全 ;
张冠 ;
王建明 .
岩石学报, 2006, (10) :2551-2560
[2]   豫陕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三期流体运移成矿作用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翟明国 ;
金成伟 .
岩石学报, 2003, (02) :260-266
[3]   陕西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J].
张静 ;
陈衍景 ;
张复新 ;
李超 .
矿床地质, 2002, (03) :283-291
[4]  
新疆望峰金矿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同位素示踪──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示例[J]. 陈华勇,鲍景新,张增杰,刘玉琳,倪培,凌洪飞.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5]   辽南丹东地区中生代金成矿的FIP证据 [J].
倪培 ;
范建国 ;
田京辉 ;
周进 .
岩石学报, 2000, (04) :506-512
[6]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两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来源 [J].
张连昌 ;
姬金生 ;
李华芹 ;
沈远超 .
岩石学报, 2000, (04) :535-541
[7]   河南祁雨沟热液角砾岩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郑学正 ;
王英兰 .
岩石学报, 2000, (04) :559-563
[8]   豫西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岩石反应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王英兰 .
岩石学报, 1998, (04) :124-136
[9]   康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范宏瑞,谢奕汉,王英兰,赵瑞 .
黄金, 1994, (03) :1-6+60
[10]   豫西花山花岗岩岩浆热液的性质及与金成矿的关系 [J].
范宏瑞 ;
谢奕汉 ;
王英兰 .
岩石学报, 1993, (02) :1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