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的源流及其立法的理性思考

被引:104
作者
陈信勇
蓝邓骏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居住权; 人役权; 用益权; 物权法;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3.03.008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 ,后为欧陆各国民法典所承袭 ,从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可以探求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尤其是居住权沿革的中断更是为我国物权立法的理性选择提供了分析材料。居住权制度确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但也不得不对下列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思考 :居住权是否能融入现有的制度框架体系 ;居住权沿革的中断原因在我国是否也存在 ;制度的社会需求度 ;制度创立的社会成本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 [J].
屈茂辉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2, (03) :74-81
[12]   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 [J].
钱明星 .
中国法学, 2001, (05) :13-22
[13]   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 [J].
黄润龙 .
人口与经济, 2001, (01) :12-22
[14]   中国房地产业市场化与城镇住房改革 [J].
周运清 .
经济评论, 1998, (06) :82-85
[15]   《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国的人权观 [J].
张晓玲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998, (03) :57-66
[17]   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 [J].
谷春德,辛向前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1) :28-37
[18]  
民法物权论.[M].谢在全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9]  
物与物权.[M].(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范怀俊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0]  
德国民法典.[M].杜景林;卢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