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芦山大地震中期预测的初步回顾和评述

被引:1
作者
徐道一 [1 ]
刘本培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地震中期预测; 大数据; 地震短-临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5 [地震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前,有多个中期预测,文中介绍和评述其中几个预测意见。它们预测的时间和震级与芦山地震都符合得相当好。它们预测地区在图1中标出,由邓志辉等提出的预测地区的北缘距芦山地震震中大约40km。这样一来,从中期预测角度来看,芦山地震可作为被成功预测的一个范例。许多科学工作者认为:由于对地震的宏观和微观形成过程了解很少,从而对许多经验性成功地震预测震例应采取否定的态度。芦山地震中期预测的成功震例表明上述悲观论调的依据不足。这说明,细心和智慧地使用已有的数据组合,可以得出成功的预测意见,正如立足于"大数据"兴起的新思维所主张的那样。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 [J].
陈运泰 ;
杨智娴 ;
张勇 ;
刘超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6) :1064-1072
[2]   芦山地震:一个成功的中期预测案例 [J].
曾佐勋 ;
王杰 .
地学前缘, 2013, 20 (03) :21-24
[3]   地震预测:从芦山地震到大陆地震 [J].
李德威 ;
陈桂凡 ;
陈继乐 ;
郝海健 .
地学前缘, 2013, 20 (03) :1-10
[4]   初论地球自然灾害系统 [J].
李德威 .
地质科技情报, 2012, 31 (05) :69-75
[5]   对日本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及其依据 [J].
徐道一 ;
邓志辉 ;
楚全芝 ;
徐好民 ;
陶京玲 .
地质力学学报, 2012, 18 (01) :91-96
[6]   板内地震过程的三层次构造模式 [J].
杨巍然 ;
曾佐勋 ;
李德威 ;
邢集善 ;
王杰 ;
罗文行 .
地学前缘, 2009, 16 (01) :206-217
[7]   地震预测要知难而进 [J].
陈运泰 .
求是, 2008, (15) :58-60
[8]   翁文波院士的信息预测理论体系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J].
徐道一 ;
王明太 ;
耿庆国 ;
汪纬林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4) :1375-1379
[9]   2003年9月27日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的中期预测及其重要意义 [J].
徐道一 .
中国地震, 2004, (04) :19-24
[10]   由三性法和静中动判据预测大震 [J].
郭增建 ;
韩延本 ;
吴瑾冰 .
地学前缘, 2003, (01) :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