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农业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11
作者
孙维
余成群
李少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日喀则; 农业; 生态足迹; 资源产量法;
D O I
10.13198/j.res.2008.05.216.sunw.03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采用水资源足迹和化石能源供给地概念,对日喀则市2005年农业活动的生态足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为334 153.27 hm2,占日喀则市总足迹的77.6%,其中,化石能源地足迹仅占农业综合足迹的13.3%,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综合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耕地和牧草地,二者合占65.6%,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和牧草地严重超载;生产足迹占农业综合足迹的82.8%,说明农村占用的大部分资源主要用来进行资源再生产.对日喀则市农业综合足迹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源产量法可以有效减小土地面积法引起的生态赤字扩大化现象,将肉、蛋、奶产品作为次级产品更能反映牧草地利用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生态足迹理论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J].
王书玉 ;
卞新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1977-1981
[2]   改良生态足迹法在珠海的应用 [J].
李翔 ;
舒俭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3) :148-151
[3]   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J].
薛桂芳 .
陕西农业科学, 2007, (02) :75-77+104
[4]   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产量法研究 [J].
谢鸿宇 ;
不详 ;
刘年丰 ;
不详 ;
姚瑞珍 ;
不详 ;
宋巍巍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6, (11) :1018-1021
[5]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J].
吴汉红 ;
刘玲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05) :58-60
[6]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保护途径 [J].
杨本津 ;
刘厚田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1) :50-55
[7]  
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刘年丰主编, 2005
[8]  
西藏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 西藏人民出版社 , 杨改河等编著, 1996
[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
Wackernagel, M ;
Onisto, L ;
Bello, P ;
Linares, AC ;
Falfán, ISL ;
García, JM ;
Guerrero, AIS ;
Guerrero, CS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37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