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6、IL-8在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7
作者
王育珊
王奭骥
王广
陈星海
机构
[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急救医学教研室
[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急救医学教研室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 [心肌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IL 6、IL 8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及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30例AMI患者入院当时、溶栓前及溶栓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IL 6、IL 8进行检测 ,分析其与心肌缺血 再灌注间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所有AMI患者的IL 6、IL 8水平于入院时即已开始升高 ,溶栓治疗后继续升高 ,其中IL 6高峰期在溶栓后 12~ 2 4小时 ,IL 8在 4~ 8小时 ;溶栓再通组升高更明显 (P <0 0 5 ) ;伴有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发症的AMI患者较无并发症者增高明显 (P <0 0 5 )。结论 :观察细胞因子IL 6、IL 8动态变化规律有助于判定AMI病情及估价溶栓治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氯沙坦的影响 [J].
傅广 ;
赵水平 ;
阳旭军 .
中国循环杂志, 2001, (04) :249-251
[2]   心肌梗塞再灌注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动态变化和其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应 [J].
丁文惠 ;
吴付轩 ;
李大元 ;
张钧华 ;
王建中 ;
唐朝枢 ;
朱国英 ;
汪丽蕙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1)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