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上二叠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13
作者
郭建军 [1 ]
陈践发 [1 ]
朱忠云 [2 ]
陈仲宇 [2 ]
肖加彬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柴窝堡凹陷;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勘探方向;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3.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柴参1侧1井、达1井和小平槽沟剖面烃源岩的系统研究,认为达坂城次凹烃源岩的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柴参1侧1井和达1井烃源岩的成熟度较高,但有机质丰度很低,为非—差烃源岩;小平槽沟剖面烃源岩的成熟度达成熟—高成熟阶段,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最高达3.87%,并且芦草沟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远大于红雁池组。达坂城次凹的有机质来源主要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具有一定盐度或水体分层的强还原湖相沉积环境。小平槽沟剖面的有机质可分为两种,两者在原始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成熟度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源对比表明,上二叠统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达坂城次凹东北部,其生成的油气沿燕山、喜山期形成的断裂以及上二叠统孔、渗性较好的输导层向西南方向斜坡带的较高部位运移。因此,斜坡带的较高部位为勘探的主要有利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46 / 4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柴达木盆地北缘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张敏 ;
尹成明 ;
陈琰 .
沉积学报, 2005, (01) :143-149
[2]   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 [J].
旷理雄 ;
郭建华 ;
王英明 ;
冯永宏 ;
李广才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20-24
[3]   柴窝堡凹陷柴参1侧1井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郭建军 ;
朱忠云 ;
李广才 ;
陈践发 ;
陈仲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652-654
[4]   柴窝堡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吴光红 ;
巴秀娥 ;
冯永宏 ;
阳芳 ;
雷金波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6) :523-526
[5]   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J].
李贤庆 ;
熊波 ;
马安来 ;
王飞宇 ;
钟宁宁 ;
王铁冠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1) :15-19+6
[6]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J].
梁狄刚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飞宇 .
地学前缘, 2000, (04) :534-547
[7]   18α(H)-新藿烷及17α(H)-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属性与应用 [J].
王春江 ;
傅家谟 ;
盛国英 ;
肖乾华 ;
李金有 ;
张亚丽 ;
朴明植 .
科学通报, 2000, (13) :1366-1372
[8]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J].
张立平 ;
黄第藩 ;
廖志勤 .
沉积学报, 1999, (01) :136-140
[9]   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查方向 [J].
俞仁连,杨树生,赵立群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3) :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