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盛冰期以来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被引:25
作者
程玉芬 [1 ,2 ]
姜文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全新世; 末次盛冰期; 孢粉记录; 植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黄土高原靖边和富县末次盛冰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做了系统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以来两地一直发育以蒿为主的草原植被,但植被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全新世早-中期植物种类比末次盛冰期丰富,沙漠植被减少,落叶阔叶树增加,表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末次盛冰期靖边地区是以蒿、藜和其他菊科(非蒿属)为主的荒漠植被,而富县地区藜和其他菊科植物较少,且含少量禾本科植物,植被类型类似于干草原型的冷蒿草原。全新世早-中期,靖边地区仍然有一些藜和其他菊科植物生长,植被类型接近冷蒿-荒漠草原,而富县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榛属植物增加,含少量禾本科植物,藜和其他菊科植物非常少,植被类型接近于蒿类-草甸草原。记录对比进一步显示,无论是末次盛冰期还是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中部和北部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气候梯度,即越往北气候相对越干冷,和现代的气候格局类似。全新世早-中期植被的空间差异比末次盛冰期显著,表明其气候梯度似乎大于末次盛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982 / 9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温锐林
    肖举乐
    常志刚
    翟大有
    周朗
    许清海
    李月从
    SItoh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 1105 - 1115
  • [2] 柴达木盆地湖泊孢粉记录的生态与气候解释:不同海拔地区的湿度变化差异
    赵艳
    [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 1088 - 1096
  • [3] 人类活动的孢粉指示体
    李宜垠
    周力平
    崔海亭
    [J]. 科学通报, 2008, (09) : 991 - 1002
  • [4] 13 ka BP以来黄土高原西部的植被与环境演化
    孙爱芝
    冯兆东
    唐领余
    马玉贞
    [J]. 地理学报, 2008, (03) : 280 - 292
  • [5] 云南鹤庆盆地2.780~1.802MaB.P.期间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肖霞云
    沈吉
    肖海丰
    王苏民
    童国榜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417 - 426
  • [6] 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唐领余
    李春海
    安成邦
    汪卫国
    [J]. 古生物学报, 2007, (01) : 45 - 61
  • [7] 黄土花粉分析的筛析—重液综合法
    李小强
    尚雪
    周新郢
    张宏宾
    [J].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 663 - 667
  • [8] 青藏高原现代表土中冷杉和云杉花粉的空间分布
    吕厚远
    王淑云
    沈才明
    羊向东
    童国榜
    廖淦标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 39 - 49
  • [9] 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中期湿润气候的证据
    安成邦
    冯兆东
    唐领余
    [J]. 科学通报, 2003, (21) : 2280 - 2287
  • [10]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孙建中
    柯曼红
    魏明健
    赵景波
    李秉成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4)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