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危险行为争议问题探讨

被引:22
作者
刘保玉 [1 ]
王仕印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德州监管分局
关键词
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 侵权责任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6 ;
摘要
共同危险行为是广义共同侵权行为的重要类型。共同危险行为人主观方面为分别过错或者共同过错,但没有致人损害的意思联络。其客观要件不应强调数行为时空上的“同一性”,而应考虑其“时空关联性”,以其是否具有造成同一损害的危险性与可能性为认定标准。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在客观事实层面应为择一的因果关系,对于“加害部分不明”的数人侵权不宜定性为共同危险行为;从构成要件的层面而言应为推定的因果关系,应允许行为人通过证明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免责。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共同危险行为论 [J].
程啸 .
比较法研究, 2005, (05) :56-67
[2]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J].
刘凯湘 ;
余文玲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3) :41-51
[3]   论共同危险行为的抗辩事由 [J].
赵雪松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4, (03) :19-21
[4]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J].
王利明 .
法学杂志, 2004, (04) :7-10
[5]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之我见 [J].
高留志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42-46
[6]   准共同侵权行为之探索 [J].
张瑞明 .
河北法学, 1999, (02) :109-111
[7]  
侵权法司法解释实例释解[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符莲香,王国玉撰写, 2006
[8]  
侵权责任法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5
[9]  
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 法律出版社 , 王利明等撰稿, 2005
[10]  
民法原论[M]. 法律出版社 , 马俊驹,余延满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