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治理、村民参与和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基于安徽省N县项目制治理改革试点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斌
机构
[1]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公共设施; 项目制; 多维参与; 试点;
D O I
10.13454/j.issn.1674-8638.2015.01.00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当下的乡村地区,由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展开的公共设施建设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治理体制。但项目制治理的常规形式并未给村民参与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机会,反而制约和削弱了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公益绩效。鉴于此,安徽省正在尝试改革,将村民参与引入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的项目制治理,一方面建立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的多维参与机制,另一方面促使政府的治理角色从全面管理者转型为监管与服务者。通过基层试点,这一改革被证明能够在多个方面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绩效,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参与式"发展。但此次试点结果也说明,以引入村民多维参与为旨向的项目制治理改革若想获得成功的推广,还需要在制度和程序上作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97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项目制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及其限度 [J].
马良灿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4) :211-217
[2]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J].
陈家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64-79+205
[3]   安徽又出改革新经验 [J].
本刊评论员 .
农村工作通讯, 2012, (13) :11-11
[4]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5]   理性与传统在乡村日常合作中的交融——以浙西W村引建自来水池为例 [J].
王振威 ;
闫洪丰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2) :67-73
[6]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7]   制度化与有效性的平衡——领导小组与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研究 [J].
赖静萍 ;
刘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8) :22-26
[8]   参与式预算:逻辑基础与前景展望 [J].
王雍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03) :114-120
[9]   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复兴 [J].
陈炳辉 ;
韩斯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12-18
[10]   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 [J].
周大鸣 ;
秦红增 ;
不详 .
民族研究 , 2003, (05) :44-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