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产业集聚及其协同发展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例

被引:17
作者
张治栋
陈竞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协同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经济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运用GMM动态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质量的差异性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异质性产业集聚及其协同发展均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质量,且制造业集聚与城市效率之间表现为"U"型关系;从区域层面看,制造业集聚均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但中游地区表现不明显,而生产性服务业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即前者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下游地区最强,其次是中游地区,在上游地区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两业协同集聚仅在下游地区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业协同集聚效应的发挥不能仅依赖于单一产业的推动发展,更需要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 [J].
刘玉浩 ;
池仁勇 ;
施佐利 .
上海管理科学, 2018, 40 (05) :97-101
[2]   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四川省制造业的证据 [J].
张超 ;
周立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 34 (10) :1424-1430
[3]   上游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资源错配改善 [J].
唐荣 ;
顾乃华 .
产业经济研究, 2018, (03) :13-26
[4]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的角度 [J].
陈明 ;
魏作磊 .
经济评论, 2018, (03) :59-73
[5]   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城市等级视角 [J].
陈阳 ;
唐晓华 .
财贸研究, 2018, 29 (01) :1-15
[6]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GMM动态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效应模型 [J].
周兵 ;
戴贵宝 ;
任政亮 .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01) :80-88
[7]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 [J].
张虎 ;
韩爱华 ;
杨青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02) :3-20
[8]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效应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J].
陈晓峰 .
城市问题, 2016, (12) :63-70
[9]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 [J].
惠炜 ;
韩先锋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0) :37-56
[10]  
政策动向[J]. 纪陆.经济管理.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