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密度效应

被引:49
作者
段劼
马履一
贾黎明
徐程扬
贾忠奎
车文瑞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树冠; 林分密度; 生长模型; 北京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38 [侧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密度是影响森林尤其是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林冠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树木及树冠生长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可以看作是生物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现象。林分密度效应是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23块8种不同密度梯度的北京山区侧柏人工幼龄林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树木生长及树冠生长对密度的响应关系,其中树冠指标使用了参照了美国林务局(USDA)的树冠调查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生长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密度大于3000株/hm2时各指标减小的趋势变缓,使用异速生长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这种变化关系;(2)随密度增加,树冠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生长均到显著地抑制作用,树冠外形表现出由饱满冠型向狭长冠型变化的适应性现象;(3)使用树冠二维、三维指标与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树冠长度、树冠率等指标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树冠圆满度及树冠生产效率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采用枝解析的方法研究了树枝长度、材积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幼龄期各生长量差异不大;(5)在建立冠幅模型时考虑了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所建的胸径单自变量二次方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侧柏人工幼龄林冠幅生长过程,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61。
引用
收藏
页码:3206 / 32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林分密度对山桃树冠结构的影响研究
    章志都
    徐程扬
    蔡宝军
    李翠翠
    袁士保
    杨程
    彭强
    金桂香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6) : 187 - 192
  • [2]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卢立华.应用生态学报. 2009(10)
  • [3] 林分密度和立地类型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根系的影响
    徐程扬
    张华
    贾忠奎
    薛康
    杜鹏志
    王京国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4) : 95 - 99
  • [4]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表面积及体积预估模型的研究
    廖彩霞
    李凤日
    [J]. 植物研究, 2007, (04) : 478 - 483
  • [5] 苹果树形改造对树冠结构和冠层光合能力的影响
    张显川
    高照全
    付占方
    方建辉
    李天红
    [J]. 园艺学报, 2007, (03) : 537 - 542
  • [6] 福建柏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张惠光
    [J].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4) : 41 - 44
  • [7] 广南县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解开宏
    [J].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3) : 37 - 41
  • [8] 樟子松人工幼林密度与个体生长指标的关系
    刁淑清
    沈海龙
    潘建中
    徐程杨
    韩国君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 4 - 7+13
  • [9] 杉木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童书振
    盛炜彤
    张建国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 66 - 75
  • [10] 杉木林的密度管理与长期生产力研究
    盛炜彤
    [J]. 林业科学, 2001, (05)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