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被引:60
作者
杨琦
陈红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江苏无锡
[3] 江苏无锡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构造演化; 残留盆地; 盆地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板内形变与晚期次生成藏——扬子区海相油气总体形成规律的探讨 [J].
孙肇才 ;
邱蕴玉 ;
郭正吾 .
石油实验地质, 1991, (02) :107-142
[2]   对南黄海境内扬子准地台界限和演化的探讨 [J].
刘星利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2) :63-78
[3]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编著, 1986
[4]  
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徐旺主编, 1990
[5]   南黄海构造体系与油气远景评价 [J].
柴利根 ;
王舒畋 ;
宋岳雄 ;
朱祥根 ;
曹忠权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2) :9-19
[6]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特征 [J].
周荔青 ;
张淮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483-489
[7]   下扬子地区前陆变形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 [J].
朱光 ;
徐嘉炜 ;
刘国生 ;
李双应 ;
虞培玉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