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丰度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存在的证据及其TOC下限

被引:15
作者
霍志鹏 [1 ,2 ]
庞雄奇 [1 ,2 ]
张宝收 [3 ]
陈践发 [1 ,2 ]
范柏江 [4 ]
李素梅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关键词
TOC下限; 碳酸盐岩烃源岩; 低丰度有效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3.06.025
中图分类号
P578.6 [碳酸盐];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研究低丰度碳酸盐岩能否成为有效烃源岩对评价碳酸盐岩油气潜力和勘探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多方面研究表明,随着深度增大或热演化程度的提高,碳酸盐岩烃源岩TOC降低、生烃潜力和残留烃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等都表明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可以发生生排烃作用,国外勘探实践亦发现低丰度碳酸盐岩作为烃源岩的油气田,这都表明低丰度碳酸盐岩可以成为有效烃源岩。确定碳酸盐岩烃源岩TOC下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研究认为碳酸盐岩烃源岩的TOC下限应该比泥页岩的0.5%低一些。根据排烃门限,利用生烃潜力法和物质平衡数值模拟计算法确定了不同成熟阶段有效烃源岩TOC下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综合确定低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和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分别为TOC≥1.4%、TOC=0.1%~1.4%和TOC<0.1%。
引用
收藏
页码:1165 / 117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四川盆地二叠系不同类型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 [J].
刘全有 ;
金之钧 ;
高波 ;
张殿伟 ;
陶冶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5) :700-704
[2]   生烃潜力法在排烃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马中振 ;
庞雄奇 ;
孙俊科 ;
戴国威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1) :14-18+182
[3]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的有机碳下限问题 [J].
彭平安 ;
刘大永 ;
秦艳 ;
于赤灵 ;
张善文 ;
隋凤贵 ;
李钜源 .
地球化学, 2008, (04) :415-422
[4]   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热演化规律 [J].
秦建中 ;
金聚畅 ;
刘宝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177-184
[5]  
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TOC值的演变及其控制因素.[J].钟宁宁;卢双舫;黄志龙;张有生;薛海涛;潘长春.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 S1
[6]   排烃门限存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应用 [J].
庞雄奇 ;
李素梅 ;
金之钧 ;
黎茂稳 .
地球科学, 2004, (04) :384-390
[7]   关于碳酸盐烃源岩的评价标准 [J].
秦建中 ;
刘宝泉 ;
国建英 ;
刘井旺 ;
于国营 ;
郭树芝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3) :281-286
[8]   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变化的模拟计算 [J].
卢双舫 ;
薛海涛 ;
钟宁宁 .
地质论评, 2003, (03) :292-297
[9]   全岩热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J].
谢增业 ;
蒋助生 ;
张英 ;
李剑 ;
胡国艺 ;
王春怡 ;
李志生 ;
罗霞 .
沉积学报, 2002, (03) :510-514
[10]   关于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张大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