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被引:48
作者
陈辉
范源洪
史宪伟
蔡青
张明
张亚平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开远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云南昆明
[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细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RAPD分析; 遗传多样性; 系统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RAPD技术 ,采用 2 5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中国不同生态环境的 195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材料进行了地理群体结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甘蔗细茎野生种的种内遗传变异较大 ,各地理类群的遗传分化明显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分子聚类分析 ,推论中国甘蔗细茎野生种的起源演化方式为 :起源于云南 ,然后由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江西 ;进一步证明了云南为野生甘蔗的起源中心之一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DNA提纯方法对6种甘蔗亚族植物RAPD的影响 [J].
范源洪 ;
蔡青 ;
宿兵 ;
张亚平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01) :2-8
[2]   复杂多倍体植物甘蔗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廖江雄 .
甘蔗, 1998, (02) :10-15
[3]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新芝 ;
彭泽斌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3) :44-48+50-51
[4]   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的研究 [J].
萧凤回,李富生,何丽莲,段承俐,李清辉 .
甘蔗, 1996, (02) :1-6
[5]   四川甘蔗野生资源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J].
陈能武,杨荣仲,吴才文,黄久凯,王贵华 .
甘蔗, 1995, (01) :7-13
[6]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J].
何顺长,杨清辉,肖风迥,张发春,何丽莲 .
甘蔗, 1994, (01) :11-17
[7]   广西割手密(S.spontaneum L.)类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林炎坤 ;
蔡泽霖 .
广西农学院学报, 1986, (01) :11-14
[8]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郭辉军,龙春林主编, 1998
[9]  
Sugarcane Varietal Improvement. Sreenivasan T V.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