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念框架

被引:14
作者
侍昊 [1 ]
李旭文 [1 ]
牛志春 [1 ]
王甜甜 [1 ]
刘绿怡 [2 ]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管理; 概念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简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的探索实践。提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框架,包括范围划定、管控分级、目标设定、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管理策略和反馈优化7个方面;识别了生态系统管理中存在的3个关键问题:概念界定、管理方式和保障制度。指出生态保护红线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要在分析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基础上,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进一步辨析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应构建国家层面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以利于红线区管理的整体性;要健全奖惩和补偿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管理和监督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三维制度体系——以宁德市为例 [J].
姚佳 ;
王敏 ;
黄宇驰 ;
白杨 ;
黄沈发 .
生态学报, 2015, 35 (20) :6848-6856
[2]   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划分及保护 [J].
丁祥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4, 6 (05) :57-59
[3]   生态红线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J].
李力 ;
王景福 .
生态经济, 2014, (08) :138-140
[4]   生态红线的实践与思考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4, 29 (04) :457-461+448
[5]   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研究——以广东大鹏半岛为例 [J].
喻本德 ;
叶有华 ;
郭微 ;
俞龙生 ;
黄涛 ;
孙芳芳 ;
罗建武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6) :962-971
[6]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 [J].
高吉喜 .
环境保护, 2014, 42(Z1) (Z1) :18-21
[7]   论生态红线的法律制度保障 [J].
王灿发 ;
江钦辉 .
环境保护, 2014, 42(Z1) (Z1) :30-33
[8]   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旭文 ;
牛志春 ;
姜晟 ;
金焰 ;
彭露露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 5 (06) :1-5
[9]   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金焰 ;
张咏 ;
牛志春 ;
姜晟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0, 2 (04) :29-35
[10]   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J].
黄宝荣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96-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