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城市贫困演化空间模式研究

被引:17
作者
范晨辉
薛东前
罗正文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贫困变化; 转型期; 转移矩阵; 空间模式; 西安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8.031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基于西安市居民收支状况的调查数据,利用F-G-T指数和转移矩阵方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个体两个角度分析了转型时期西安市贫困的变化趋势,并揭示其动态演化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990—2011年西安市城市贫困状况有大幅度的改善,但在2000—2011年的改善不明显,尤其是在贫困的深度和强度方面;贫困分布特征由圈层结构变为扇形结构;城市的重点发展地区减贫抑贫效果最为显著;老工业区返贫状况突出,流动人口集聚地区贫困状况变化比较剧烈;西安市的城市贫困演化呈现出以内城区为中心的变形"同心圆"状与"扇形"复合的"T"型空间结构模式,内城返贫区与脱贫返贫混合区交错,并随城市发展向南扩展,东西两翼呈圈层结构包围在内城周围。贫困状况及其演化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方向、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余菊 ;
刘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79-84+120
[2]   中国农村的动态贫困:状态转化与持续——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微观数据的生存分析 [J].
叶初升 ;
赵锐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42-52
[3]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 [J].
梁汉媚 ;
方创琳 .
经济地理, 2011, 31 (10) :1610-1617
[4]   1996—2008年中国县级市减贫效应分解与空间差异分析 [J].
王雪妮 ;
孙才志 .
经济地理, 2011, 31 (06) :888-894+887
[5]   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吴缚龙 ;
Chris Webster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464-1475
[6]   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1990~2005年 [J].
王朝明 ;
姚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3) :3-15
[7]   论城镇低保家庭聚居区的形成机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J].
何静 ;
李京生 .
探索与争鸣, 2009, (08) :48-50
[8]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效应——基于1991-2004年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杜凤莲 ;
孙婧芳 .
经济科学, 2009, (03) :15-26
[9]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J].
袁媛 ;
吴缚龙 ;
许学强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53-763
[10]   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 [J].
袁媛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4)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