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8年中国县级市减贫效应分解与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雪妮
孙才志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减贫; FGT指数; 贫困分解;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线移动三因素减贫效应的分解方法,运用贫困增长曲线,分析1996—2008年中国四大区域县级市的经济增长模式、贫困水平和影响贫困三因素的减贫作用,并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的经济属于减贫增长,其他三大区域的经济属于涓滴式增长;②东北和东部的贫困状况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③经济增长始终起着减少贫困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恶化起着增加贫困的作用,而分配差距改善可起到减贫作用;④使用变动的贫困线有助于独立分析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减贫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8 / 894+887 +8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规律及其管治研究 [J].
隋文娟 ;
刘筱 ;
廖悲雨 ;
王铮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73-381
[2]   我国农村贫困区域及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研究 [J].
李雨停 ;
丁四保 ;
王荣成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704-1709
[3]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非农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16个贫困县(市)为例 [J].
唐玉凤 ;
黄如兰 ;
吴娜 .
经济地理, 2008, 28 (06) :973-977
[4]   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 [J].
万广华 ;
张藕香 ;
伏润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3) :4-15
[5]   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88—2002 [J].
夏庆杰 ;
宋丽娜 ;
Simon Appleton .
经济研究, 2007, (09) :96-111
[6]   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J].
万广华 ;
张茵 .
经济研究, 2006, (06) :112-123
[7]   贫困测度指标及其评价 [J].
冯星光 ;
张晓静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3) :22-26+44
[8]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规模变动相关性研究——来自北京市城市居民的经验数据 [J].
冯星光 ;
张晓静 .
财经研究, 2006, (04) :136-144
[9]   城镇贫困的因素分析及反贫困政策建议 [J].
洪兴建 ;
李金昌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6) :49-57+96
[10]   贫困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J].
叶普万 .
世界经济, 2005, (09) :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