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的司法应对——以指导性案例18号为分析对象

被引:22
作者
孙光宁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末位淘汰; 最高人民法院; 公共政策; 法律解释;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4.04.012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劳动法领域的第一个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18号对广泛存在的末位淘汰制给予了司法回应。就该案自身的判决理由和结论来说,多种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都能够证成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作为指导性案例,该案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效果却不容乐观。这从地方法院和劳动力市场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指导性案例所依附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公共政策功能存在着不少缺陷。成功的个案未必能够成为成功的指导性案例,因此需要对指导性案例所附带的公共政策功能抱持谨慎的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1+178 +17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