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版权侵权赔偿制度的结构性反思

被引:7
作者
杨红军
机构
[1]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版权赔偿; 构成要素; 结构性; 偏差矫正;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8.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版权侵权赔偿制度内部应呈现出均衡性的构造特征,即各构成要素的适用机会相同且共同承载着实现矫正正义和侵权阻止的功能。由于作品"特定物"属性的存在、对法定赔偿的误读以及片面追求司法效率等原因,均衡性内部构造却以非均衡形态呈现于实践之中。构造体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偏差容易造成"版权诉讼动力不足"与"版权诉讼动力过足"的双重效应,同时会助推版权禁令救济的过分适用。针对实践中非法定赔偿要素适用不足与法定赔偿要素适用过分的难题,我们应分别采取逆向消解的应对思路,可通过市场化的版权定位、版权判例法功能的释放以及版权损害举证责任的合理配置等路径强化非法定赔偿要素适用的动力,并借助相应程序法机制减少法定赔偿要素过分适用的内在激励。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版权禁令救济无限制适用的反思与调适 [J].
杨红军 .
法商研究, 2016, 33 (03) :184-192
[2]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初始风险 [J].
王宏军 .
知识产权, 2015, (08) :76-81
[3]   侵害著作权法定赔偿问题研究——以不同阶段抽样裁判文书为研究视角 [J].
孙海龙 ;
赵克 .
中国版权, 2015, (03) :38-41
[4]   论惩罚性赔偿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引进及实施 [J].
罗莉 .
法学, 2014, (04) :22-32
[5]   论知识产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J].
唐力 ;
谷佳杰 .
法学评论, 2014, 32 (02) :183-190
[6]   知识产权刑事风险防控双刃剑 [J].
马丽 .
法人, 2013, (07) :67-69
[7]   判例生成与中国案例指导制度 [J].
宋晓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58-73
[8]   司法效率:理论分析与制度构建 [J].
姚莉 .
法商研究, 2006, (03) :94-101
[10]   FORESEEABILITY AND COPYRIGHT INCENTIVES [J].
Balganesh, Shyamkrishna .
HARVARD LAW REVIEW, 2009, 122 (06) :156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