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4
作者
陆露 [1 ]
张延林 [2 ]
吴珍汉 [1 ]
胡道功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早古生代; 五龙沟地区; 东昆仑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应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方法,对东昆仑五龙沟地区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中部的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B20-14)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17.7±2.0)Ma,黄龙沟上部的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B21-2)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19.7±2.3)Ma,深水潭粗中粒二长花岗岩(B20-8)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19.9±2.0)Ma,红旗沟中部的粗中粒二长花岗岩(B25-9)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19.0±2.0)Ma。它们代表了五龙沟地区所研究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其形成时代均为晚志留世,记录了东昆仑早古生代的岩浆活动。本文获得的东昆仑五龙沟地区的晚志留世花岗岩可能与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花岗岩中1861Ma、1666Ma古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发现,表明东昆仑造山带的基底物质为古元古代。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张耀玲 ;
胡道功 ;
石玉若 ;
陆露 .
地质通报, 2010, 29 (11) :1614-1618
[2]   东昆仑牦牛山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J].
陆露 ;
吴珍汉 ;
胡道功 ;
Patrick J BAROSH ;
郝爽 ;
周春景 .
岩石学报, 2010, 26 (04) :1150-1158
[3]   新疆东准噶尔铜华岭中酸性侵入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J].
郭丽爽 ;
张锐 ;
刘玉琳 ;
许发军 ;
苏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819-824
[4]   东昆仑地质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演化特征 [J].
范丽琨 ;
蔡岩萍 ;
梁海川 ;
李宏录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9, 32 (03) :181-186
[5]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 [J].
莫宣学 ;
罗照华 ;
邓晋福 ;
喻学惠 ;
刘成东 ;
谌宏伟 ;
袁万明 ;
刘云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403-414
[6]   关于东昆仑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的几点认识 [J].
王国灿 ;
魏启荣 ;
贾春兴 ;
张克信 ;
李德威 ;
朱云海 ;
向树元 .
地质通报, 2007, (08) :929-937
[7]   昆仑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进展 [J].
李荣社 ;
计文化 ;
赵振明 ;
陈守建 ;
孟勇 ;
于浦生 ;
潘小平 .
地质通报, 2007, (04) :373-382
[8]   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朱云海 ;
林启祥 ;
贾春兴 ;
王国灿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2) :1112-1119
[9]   东昆仑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的锆石SHRIMP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J].
王国灿 ;
王青海 ;
简平 ;
朱云海 .
地学前缘, 2004, (04) :481-490
[10]   青海东昆仑复合造山过程及典型造山型金矿地质 [J].
丰成友 ;
张德全 ;
王富春 ;
佘宏全 ;
李大新 ;
王彦 .
地球学报, 2004, (04) :4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