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裂解条件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54
作者
陆海楠
胡学玉
刘红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炭; 裂解温度; 保留时间; 表面官能团; 作物秸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在300~500℃温度下热裂解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炭,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的方法,以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和元素组成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了不同裂解温度、不同保留时间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生物炭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生物质原材料经过裂解炭化过程,原材料分子结构中所含醚键(C-O-C)、羰基(C=O)等基团消失。随着裂解温度升高,生物炭中甲基(-CH3)和亚甲基(-CH2)也逐渐消失,而芳环结构增加,生物炭芳香化程度增强。延长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保留时间亦有相同结果。生物炭元素组成的结果显示,裂解温度升高及保留时间延长均能使生物炭的H/C比下降,同时裂解温度对生物炭H/C的影响更加显著。相比水稻秸秆生物炭,玉米秸秆生物炭的芳环骨架更加明显,芳香化程度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机理研究 [J].
李力 ;
陆宇超 ;
刘娅 ;
孙红文 ;
梁中耀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1) :2277-2283
[2]   生物炭及炭基硝酸铵肥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高海英 ;
何绪生 ;
陈心想 ;
张雯 ;
耿增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10) :1948-1955
[3]   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J].
王宁 ;
侯艳伟 ;
彭静静 ;
戴九兰 ;
蔡超 .
环境化学, 2012, 31 (03) :287-295
[4]   不同作物原料热裂解生物质炭对溶液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 [J].
刘莹莹 ;
秦海芝 ;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郑金伟 ;
韩晓君 ;
俞欣研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1) :146-152
[5]   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 [J].
佟雪娇 ;
李九玉 ;
姜军 ;
徐仁扣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 (05) :37-41
[6]  
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J]. 王金主,王元秀,李峰,高艳华,徐军庆,袁建国.山东食品发酵. 2010 (03)
[7]   不同温度对黑碳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J].
郝蓉 ;
彭少麟 ;
宋艳暾 ;
刘名茗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3) :528-531
[8]   黑碳吸附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行为研究 [J].
龚兵丽 ;
邱宇平 ;
赵雅萍 ;
黄民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11) :18-23
[9]   稻壳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 [J].
熊素敏 ;
左秀凤 ;
朱永义 .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5, (08) :40-41
[10]  
土壤黑碳的初步研究[D]. 武华.吉林农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