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空间相关性

被引:63
作者
范建双 [1 ,2 ]
虞晓芬 [1 ,2 ]
周琳 [1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南京; 土地利用结构; 碳排放; 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 Hicks-Moorsteen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南京市11个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对不同类型土地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进一步将其作为非期望产出引入DEA模型并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对南京市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碳排放效率增长进行估算、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建设用地的间接碳排放,研究期内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②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及其分解要素均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估了实际的土地利用效率增长水平。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收敛态势和区域之间均衡性的发展特征,源于"低碳和高效"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③南京市各区的技术效率值较低,"技术追赶"效应不明显,开始出现土地利用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范围经济效应不显著。④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增长在南京市范围内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77 / 219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成都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王刚 ;
张华兵 ;
薛菲 ;
甄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7) :1170-1182
[2]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分析 [J].
朱志远 ;
苗建军 ;
崔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3) :98-103
[3]   碳约束下中国县域尺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J].
揭懋汕 ;
郭洁 ;
陈罗烨 ;
雪燕 ;
薛领 .
地理研究, 2016, 35 (05) :898-908
[4]   服务业发展、信息化水平与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基于门限效应的实证研究 [J].
李博 ;
张文忠 ;
余建辉 .
地理研究, 2016, 35 (05) :953-965
[5]   湖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及其效率 [J].
董捷 ;
员开奇 .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 (02) :337-342+348
[6]   基于SBM模型的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效率分析与低碳优化 [J].
张苗 ;
甘臣林 ;
陈银蓉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3) :37-45
[7]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碳排放效率分析与低碳优化 [J].
张苗 ;
甘臣林 ;
陈银蓉 ;
陈璐 .
资源科学, 2016, 38 (02) :265-275
[8]   基于碳排放测算的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DEA模型分析与空间分异研究 [J].
朱巧娴 ;
梅昀 ;
陈银蓉 ;
韩啸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76-184
[9]   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的低碳优化模拟——以海东市为例 [J].
王慧敏 ;
曾永年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70-1284
[10]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管理研究进展 [J].
韩骥 ;
周翔 ;
象伟宁 .
生态学报, 2016, 36 (04) :1152-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