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构造演化

被引:79
作者
周蒂
孙珍
陈汉宗
丘元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南海; 欧亚大陆东南缘; 中生代; 岩相古地理;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岩相古地理分析和编图为基础,结合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资料,阐述了南海及其围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中生代时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缘,受特提斯域和太平洋域交替复合影响。早三叠世时古特提斯洋经过黑水河盆地东延至南海。从中三叠世开始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出现明显的东西分异。晚三叠世时,受印支运动影响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拼合,研究区西部抬升,黑水河水道关闭;而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却受古太平洋的影响发生海侵,形成“粤东-西北加里曼丹海盆”,该海盆在早侏罗世遭受更大海侵,导致与中特提斯的良好贯通。中侏罗世在中特提斯发生过短暂海侵而形成“滇缅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是中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的俯冲鼎盛期,形成绵延数千km的欧亚大陆东南缘俯冲增生带。文中还讨论了中特提斯向南海延伸的通道、中特提斯与古太平洋对南海中生代演化的交替和复合影响以及南海东北部新近发现的晚中生代俯冲带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1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 [J].
黄春菊 ;
周蒂 ;
陈长民 ;
孙珍 ;
郝沪军 .
科学通报, 2005, (10) :1024-1031
[2]   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主要断裂特征和动力背景分析 [J].
陈汉宗 ;
吴湘杰 ;
周蒂 ;
王万银 ;
郝沪军 .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02) :52-61
[3]   珠江口盆地东部海相中生界识别及分布 [J].
郝沪军 ;
汪瑞良 ;
张向涛 ;
薛怀艳 ;
陈照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2) :13-17
[4]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特征及含油气性对比 [J].
夏戡原 ;
黄慈流 ;
黄志明 .
中国海上油气, 2004, (02) :2-12
[5]   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 [J].
周蒂 ;
颜佳新 ;
丘元禧 ;
陈汉宗 ;
孙珍 .
地学前缘, 2003, (04) :469-477
[6]   南海东北部中晚中生代构造、古地理背景及油气远景分析 [J].
杨静 ;
冯晓杰 ;
范迎风 ;
朱淑芬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2) :12-15+26
[7]   华南中生代岩相变化及海相地层时空分布 [J].
陈汉宗 ;
孙珍 ;
周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74-82
[8]   南海及周边部分地区特提斯构造遗迹:问题与思考 [J].
颜佳新 ;
周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43-49
[9]   台西南盆地和北港隆起的中生界及其沉积环境 [J].
周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50-57
[10]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J].
阎贫 ;
刘海龄 .
热带海洋学报, 2002, (02)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