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公开对象二元区分论

被引:15
作者
高翔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民事审判公开对象; 公开审判请求权; 听审请求权; 司法知情权;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5.05.024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民事审判公开对象存在一元化倾向,将对当事人公开与对社会公开混同起来,根本原因在于司法知情权被认为是民事审判对当事人公开和社会公开的权利基础。事实上,民事审判对当事人公开的权利基础是当事人听审请求权和公开审判请求权,而对社会公开的权利基础才是司法知情权。在发生权利冲突时,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以及隐私权保护处于优越地位,正在形成的审判过程中的资料受到公开豁免特别保护。对象及其权利基础差异决定了公开内容的差异,构成民事审判公开制度结构二元构建的制度逻辑。为此,应扩大民事审判对当事人的实质性公开,合理消解民事审判对社会公开的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1]   公民知情权:和谐社会的合法性基础 [J].
邵春霞 .
政治与法律, 2007, (03) :32-36
[22]   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 [J].
李浩 .
法商研究, 2007, (03) :86-92
[24]   知情权的宪法保护 [J].
李国际 ;
夏雨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02) :191-194
[25]   能动司法:法院诉讼指挥权之法理分析 [J].
唐力 .
法律适用, 2006, (05) :31-34
[26]   判决书公布少数意见之利弊及其规范 [J].
张泽涛 .
中国法学, 2006, (02) :182-191
[27]   审判公开思想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关系定位 [J].
张晋红 .
现代法学, 2005, (04) :89-94
[28]   对话与沟通:民事诉讼构造之法理分析 [J].
唐力 .
法学研究, 2005, (01) :42-52
[29]   裁判文书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的探索与思考 [J].
王信芳 .
政治与法律, 2004, (02) :154-156
[30]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 [J].
黄娟 .
法学评论, 2004, (01) :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