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跨区域土地生态补偿

被引:13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徐唐奇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生态补偿;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0.07.009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以土地生态价值量为基础,结合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土地资源的跨区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生态补偿的价值量很大;(2)在选取的众多典型区域城市中,仅有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抚顺、齐齐哈尔和伊春生态补偿量为负值,即应该获得生态补偿,而其他城市都是正值,应该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论:要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转变目前的补偿机制,确定合理的土地生态补偿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76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京市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 [J].
刘薇 ;
景元书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9) :12823-12825
[2]   厦门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王若凡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9) :150-154
[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2005年上海市可持续发展分析附视频 [J].
谌伟 ;
李小平 ;
孙从军 ;
吴玉剑 ;
程曦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4) :30-32
[4]   外部性理论与生态补偿附视频 [J].
完颜素娟 ;
王翊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12) :17-20+68
[5]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J].
陈源泉 ;
高旺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4) :165-170
[6]   农地城市流转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大连市为例 [J].
蔡银莺 ;
李晓云 ;
张安录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3) :186-189
[7]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
[8]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9]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10]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1999, (05)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