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实施权配置论——以群体性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为中心

被引:13
作者
黄忠顺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实施权; 群体性纠纷; 补充性原则; 比例原则; 程序保障原则;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4.06.013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世界各国现存的主流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揭示着共通的诉讼实施权配置原理。诉讼实施权原则上配置给实体权利义务归属主体,只有存在足够充分且正当事由的情形下方可考虑将其配置给非实体权利义务归属主体。在具体决定向哪些非实体权利义务归属主体以何种方式配置何种诉讼实施权时应当严格遵循比例原则,并通过程序特则确保两造对抗的基本诉讼构造得以维系、实体权利主体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得以保护以及双方当事人平等诉讼地位不因诉讼实施权非常态配置而失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   论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弊端 [J].
龚学德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S5) (S5) :30-30
[3]   论法定诉讼担当的理论类型 [J].
黄忠顺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4 (01) :42-45
[4]   法定诉讼担当的基本范畴研究 [J].
黄忠顺 .
法治研究, 2012, (02) :111-118
[5]   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 [J].
吴泽勇 .
法学家, 2010, (05) :81-101+178
[6]   论公益诉讼与群体诉讼的关系 [J].
杨严炎 .
政治与法律, 2010, (09) :154-160
[7]   论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撇去不法收益之诉 [J].
吴泽勇 .
当代法学, 2010, 24 (03) :71-85
[8]   《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 [J].
吴泽勇 .
中国法学, 2010, (01) :146-160
[10]   群体诉讼的困境与出路:示范诉讼制度的建构 [J].
齐树洁 ;
徐雁 .
中州学刊, 2009, (01)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