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以首都机场为例

被引:16
作者
柳坤
申玉铭
刘辉
机构
[1] 不详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空间布局; 首都机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空港经济对推动城市产业空间调整和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首都机场为例,运用Ripley’s K函数及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布局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布局均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其中,物流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向心性最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强度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强度明显高于制造业企业集聚强度,不同行业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距离阈值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集聚模式不同。制造业呈"大分散、大集聚"模式;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及物流业呈"小分散、大集聚"模式;金融业呈"大分散、小集聚"模式。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及成熟的产业园区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主要集聚地,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较强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空港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变及驱动机制——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为例 [J].
张蕾 ;
史威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57-70
[2]   郑州航空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J].
王旭升 ;
马艳萍 ;
唐永 ;
王芳 ;
张小孟 ;
刘东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6) :165-170
[3]   空港经济发展与南京城市转型 [J].
吴海瑾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1) :151-156
[4]   北京城市办公空间的行业分布及集聚特征 [J].
张景秋 ;
陈叶龙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299-1308
[5]   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J].
周少华 ;
韦辉朕 .
中国国情国力, 2009, (11) :57-59
[6]   国际空港经济的演进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朱前鸿 .
学术研究, 2008, (10) :59-65
[7]   空港经济产业布局模式及规划引导研究——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例 [J].
包世泰 ;
李峙 ;
王建芳 ;
夏斌 ;
楼旭逵 ;
王科 .
人文地理, 2008, (05) :27-31
[8]   世界空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
沈露莹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03) :19-25
[9]   关注国外临空商业临空商务发展动态 [J].
孙延海 .
天津经济, 2008, (01) :9-11
[10]   我国空港都市区的形成条件与趋势研究 [J].
吕斌 ;
彭立维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2)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