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嘉绒藏族传统村落形态研究——以马尔康市直波村为例

被引:9
作者
王禹
廖志学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形态; 景观安全格局; 信息量评价; 嘉绒藏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以优化土地利用、实现村落形态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为基础对高原传统村落形态进行定量化研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信息量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差、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土地资源和文化景观7个阻力评价因子,构建研究区景观格局体系并分析其村落形态与土地利用的适宜关系。以直波村为例,将之分为4种等级的景观安全水平,共104个"源"地,其由低到高的景观格局及"源"地分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源、民俗风情影响源、自然景观影响源、开放空间影响源,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44%、25.35%、32.41%、12.8%;通过各阻力评价因子的最小累计阻力值和信息量值的大小影响村落形态"源"地的分布概率,计算出研究区村落形态"源"地未来适宜用地范围在高程为2501—2522 m、坡度为9°—15°、坡向为南坡、西坡、西北坡;结合景观安全水平提出土地利用可考虑两种情景:一是根据村落形态重新赋予新的功能,二是采用渐进式更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探究土地利用与村落形态的关系,既能够较好解决人地空间关系,推进川西北高原乡村振兴建设,同时实现嘉绒藏族传统村落形态的存续。
引用
收藏
页码:1209 / 12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水资源压力与耕地利用效益变化的格局及耦合关系 [J].
马历 ;
唐宏 ;
冉瑞平 ;
肖月洁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11) :9-19
[2]   古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保护发展研究 [J].
李久林 ;
储金龙 ;
李瑶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 (10) :101-109
[3]   基于空间区位条件的城市扩展生态阻力面模型及应用 [J].
陶卓霖 ;
喻忠磊 ;
王砾 ;
邹小龙 ;
李贵才 .
地理研究, 2018, 37 (01) :199-208
[4]   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概念和框架 [J].
汪芳 ;
蒋春燕 ;
卫然 .
地理研究, 2017, 36 (10) :1834-1842
[5]   青龙满族自治县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J].
张莹莹 ;
李静 ;
程亚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6) :77-84
[6]   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分析 [J].
王胜蓝 ;
周宝同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2 (04) :94-101
[7]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宜兴市生态用地分类保护 [J].
文博 ;
朱高立 ;
夏敏 ;
张开亮 ;
刘友兆 ;
王玮 .
生态学报, 2017, 37 (11) :3881-3891
[8]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以四川省泸县为例 [J].
王旭熙 ;
彭立 ;
苏春江 ;
徐定德 ;
陈田田 .
生态学报, 2016, 36 (12) :3646-3654
[9]   基于GIS和RS的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 [J].
詹庆明 ;
郭华贵 .
规划师 , 2015, (S1) :318-322
[10]   平顶山新区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构建 [J].
周锐 ;
王新军 ;
苏海龙 ;
娄翼来 .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20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