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优区铜陵市系统耦合及协同进化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乃举 [1 ]
黄翔 [2 ]
机构
[1] 合肥学院旅游系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非优区; 旅游复合系统; 耦合发展度; 协同学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非优区铜陵市是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阶段。借鉴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对其环境、文化和旅游三大子系统进行时间序列交互耦合分析,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对其旅游复合系统进行协同进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铜陵市各二级复合系统及旅游复合系统耦合发展度均呈上升趋势;文化—旅游和环境—旅游2类二级复合系统对旅游复合系统耦合发展度贡献作用巨大;增殖系数表明各子系统12年来均进化发展,共同趋向平衡位置;竞争参数表明环境与文化、环境与旅游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阻碍关系,而文化与旅游子系统之间是合作共进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大连市为例 [J].
范斐 ;
孙才志 ;
王雪妮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02) :413-419
[2]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高楠 ;
马耀峰 ;
李天顺 ;
白凯 .
旅游学刊, 2013, 28 (01) :62-68
[3]   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 [J].
姜嫣 ;
马耀峰 ;
高楠 ;
王永明 .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 (11) :47-50
[4]   基于耦合协同理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J].
王滨 ;
王维早 ;
齐剑锋 ;
于开宁 .
地球与环境, 2012, 40 (03) :405-411
[5]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6]   脆弱性视角的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耦合度评价——以阜新市为例 [J].
孙平军 ;
修春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6) :75-79
[7]   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J].
张福庆 ;
胡海胜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4) :219-224
[8]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J].
生延超 ;
钟志平 .
旅游学刊, 2009, 24 (08) :23-29
[9]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 [J].
马向东 ;
孙金华 ;
胡震云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4) :566-571
[10]   矿山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考与实践——以安徽铜陵市大铜官山公园概念规划为例 [J].
刘滨谊 ;
张亭 .
旅游论坛, 2008, (05)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