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7
作者:
刘浩
[1
]
马琳
[2
]
李国平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
[3]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城镇化;
城市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以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为生产要素,非农GDP为经济产出,以中国县级市及其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评估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布局及其波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城市技术效率总体呈东高西低、有一定空间外溢的地域性特征。不过,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效率较高城市主要为大城市周边临近小城镇,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尤为显著。同时,近年来中国城市技术效率变化与城市经济效率变化都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经济落后地区优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区域好于大中城市区域。不过,近年来中国城市规模效率变化的高值区域主要集聚于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等主要城镇化区域,而大中城市规模效率增长状况整体上也好于中小城市。另外,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波动受制于城镇产业模式、政府经济策略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城镇化进程,而城市规模也有非线性的影响作用,而地方政府大力依赖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不能有效推动城市经济效率趋于提高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80 / 89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