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市相互关联的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4
作者
何伟纯 [1 ,2 ,3 ,4 ]
乔墩墩 [1 ,2 ,3 ,4 ]
丁志伟 [1 ,2 ,3 ,4 ]
王发曾 [1 ,2 ,3 ,4 ]
机构
[1] 不详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不详
[4]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重点实验室
[5]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中心
[6]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7] 不详
关键词
职能互补; 对应分析; 水平联系; 引力模型; 中原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SPSS和Arc GIS分析技术,从城市职能互补和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入手,对中原经济区2004,2009,2014年城市之间相互关联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职能互补性不强,且城市潜在的职能互补性不断减弱,多数城市趋于综合化发展,九大职能部门中仅采掘业表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其他职能部门均趋于综合化发展;(2)水平联系格局以郑州和邯郸为中心,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大于其他两类区域(中原城市群以外主体区和中原经济区非主体区),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3)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相互关联格局的形成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河南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 [J].
何伟纯 ;
姜玉玲 ;
康江江 ;
王发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4) :22-26+31
[2]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杨伟肖 ;
孙桂平 ;
马秀杰 ;
靳立霞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6, (02) :1-5+57
[3]   西部地区物流网络化与区域工业化动态关系研究 [J].
王春豪 ;
张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10) :8-13
[4]   长株潭网络城市内部关联的时空机制研究 [J].
彭翀 ;
林樱子 .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72-78
[5]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演变 [J].
胥亚男 ;
李二玲 ;
屈艳辉 ;
位书华 .
经济地理, 2015, 35 (04) :33-39
[6]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J].
刘静玉 ;
杨虎乐 ;
宋琼 ;
范晓霞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60-1068
[7]   流空间视角的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研究 [J].
陈晨 ;
修春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4) :82-89
[8]   中原经济区城市空间联系及其网络格局分析——基于城际客运流 [J].
刘正兵 ;
刘静玉 ;
何孝沛 ;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58-66
[9]   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组织 [J].
王发曾 ;
张改素 ;
丁志伟 ;
刘静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2) :153-168
[10]   基于交通运输成本的环鄱阳湖区“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J].
王鑫磊 ;
刘耀彬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7) :83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