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华北暴雨的云物理特征及霰雹分类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陶玥 [1 ]
李宏宇 [2 ]
洪延超 [3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3] 不详
[4]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云物理特征; 霰雹分类; 云和降水; 华北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尺度模式ARPS模拟了2005年7月22日一次典型华北暴雨过程的云物理特征,对比分析了高密度大冰雹下落末速度增大时对云和降水的发展演变、云系宏微观结构、垂直风场以及云系的宏观热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这次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经历了对流云团发展、加强及合并过程,其高层为冰晶、雪,中层为霰/雹、过冷云水,低层主要是雨水;霰/雹形成和融化的冷云过程对雨水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高密度大冰雹下落末速度增大时:(1)对暴雨区降水量、云的分布、厚度和含水量有较明显的影响;(2)可以引起云中高含水量区合并,累积含水量减小,含水量中心位置发生变化;(3)云系有提前进入消散阶段的趋势;(4)对云中霰/雹和雨滴的垂直分布范围及其含水量极大值影响显著,霰/雹含水量区向下延伸约1km,雨滴含水量最大值高度也随之降低。同时霰/雹含水量减小,而雨滴含水量增加;(5)上升气流的发展受到抑制,云顶高度降低,云中含水量减小,伴随微物理过程的相变潜热也随之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气溶胶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云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岳治国
    刘晓东
    梁谷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356 - 1367
  • [2] 一次锋面层状云云系结构、降水机制及人工增雨条件研究
    洪延超
    李宏宇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308 - 1323
  • [3]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黎惠金
    李江南
    林文实
    蒙伟光
    肖辉
    王安宇
    [J]. 高原气象 , 2011, (04) : 942 - 950
  • [4] 宁夏夏季层状暖云降水观测研究
    张丰伟
    刘晓莉
    桑建人
    张逸轩
    李义宇
    乔晶煜
    [J]. 高原气象, 2011, (02) : 471 - 481
  • [5] 霰粒子下落速度对云系及降水发展影响的数值研究
    陶玥
    齐彦斌
    洪延超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 370 - 381
  • [6] 河南省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云系结构和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
    胡鹏
    赵震
    雷恒池
    李铁林
    [J]. 高原气象 , 2009, (02) : 374 - 384
  • [7] 不同模式分辨率和物理过程方案对贵州降水影响的对比试验
    伍红雨
    陈静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295 - 1306
  • [8] 双参数云物理方案中谱形参数作用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
    赵震
    不详
    雷恒池
    [J]. 高原气象, 2008, (01) : 135 - 142
  • [9] 云中粒子谱形状因子变化对云及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陶玥
    洪延超
    [J]. 气象学报, 2007, (02) : 221 - 230
  • [10]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I):模式云物理方案和地形云结构[J]. 刘卫国,刘奇俊.高原气象.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