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在南宁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陈远孟
蒋显斌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培九; 生态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近年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在华南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较大,为探讨其作为双季连作稻在广西乃至华南地区种植的适应情况,在南宁对其进行了双季连作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全生育期偏长,在早晚稻连作模式下,生长季节明显不够而表现为生长不足,在晚造易受不良天气影响出现早衰,不宜作双季连作稻种植;在早造表现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伏,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值,具有较大的高产潜力,建议作为双季早造种植,并应比其它品种提前播种,避免影响下一造耕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构成及其生态关联 [J].
邹江石 ;
李义珍 ;
吕川根 .
杂交水稻, 2008, 23 (06) :65-72
[2]   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经济性状分析 [J].
张长海 ;
郭亚玲 ;
程管民 ;
吴行春 .
杂交水稻, 2006, (03) :50-54
[3]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库源流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J].
周喜新 ;
严钦泉 ;
匡逢春 ;
齐绍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11-114+146
[4]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适宜种植条件的分析 [J].
吕川根 ;
邹江石 .
杂交水稻, 2004, (02) :48-52
[5]   两优培九栽培方式及高产高效技术探讨 [J].
杨日 ;
张尉 ;
黄坚文 .
广西农业科学, 2003, (06) :21-22
[6]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J].
邹江石 ;
吕川根 ;
王才林 ;
郑克武 ;
宗寿余 ;
赵凌 ;
孙永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8) :869-872
[7]   高产水稻群体茎蘖和叶面积组成及其关系的研究 [J].
张林青 .
耕作与栽培, 2003, (03) :21-22+58
[8]   两优培九早衰原因及对策探讨 [J].
姚余 ;
佘德如 .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02) :140-143
[9]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凌启鸿 ;
苏祖芳 ;
张海泉 .
作物学报, 1995, (04) :463-469
[10]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凌启鸿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