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库源流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周喜新
严钦泉
匡逢春
齐绍武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处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4]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长沙
[5] 湖南长沙
关键词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 叶面积指数; 光合速率; 干物质积累; 产量;
D O I
10.13331/j.cnki.jhau.2005.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亚杂1号(株1S/广粳1号)等6个组合和汕优63(对照)共7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库、源、流的主要特征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亚种间组合亚杂1号、亚杂2号库、源、流的主要特征良好,产量最高;2)两系亚种间组合具有较大的光合叶面积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3)各组合单茎重与大、小维管数相关显著,与维管总面积、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单茎鞘重与大维管数、维管总面积相关显著,与韧皮部总面积相关极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146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两系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及与茎鞘物质运转的关系 [J].
郑华 ;
屠乃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274-278
[2]   两个高产两系杂交稻组合形态与产量形成特征的研究 [J].
郎有忠 ;
周桂香 ;
杨建昌 ;
朱庆森 .
杂交水稻, 2002, (04) :53-56
[3]   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725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研究 [J].
胡运高 ;
魏灵 ;
宋德明 ;
吴凡 ;
王茂理 ;
饶兴 .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03) :5-9+18
[4]   水稻穗颈节间组织与颖花数的关系 [J].
黄璜 .
作物学报, 1998, (02) :193-200
[5]   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研究 [J].
王志琴,杨建昌,朱庆森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6, (04) :1-5
[6]  
杂交稻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运转Ⅱ.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运转[J]. 李义珍,黄育民,庄占龙,郑景生,黄亚昌.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02)
[7]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籽粒灌浆特性及库源关系的比较研究 [J].
段俊 ;
梁承邺 ;
黄毓文 ;
陈宝源 ;
罗廉源 .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03) :66-73
[8]   杂交稻的物质生产与产量优势的形成 [J].
吕建林,林守涌,修启贵,林文雄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84-388
[9]   不同类型水稻株型及物质生产研究 [J].
戴照义 .
湖北农业科学, 1994, (06) :9-14
[10]   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与籽粒饱满度研究 [J].
邓锡洪 ;
谢戎 ;
罗光才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5) :4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