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业产量和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何俊 [1 ,2 ]
谷孝鸿 [1 ]
白秀玲 [1 ,2 ]
机构
[1]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太湖; 渔业产量; 渔业结构; 水环境;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9.02.027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依据太湖渔业和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1952~2006年太湖渔业产量、结构变化以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2006年太湖渔业总产量呈上升趋势;捕捞渔获物组成中,小型鱼类湖鲚为优势种,产量占渔获物比例从1952年的640.5t和15.8%增加至2006年的21130t和60.2%;而银鱼、鮊鱼、鲢鳙等其他鱼类在渔获物中比例大幅度下降,2006年渔获物组成远不及1952年合理。结果表明,太湖的逐渐富营养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和过高的捕捞强度,以及太湖受改变的水力学特点等导致了这一变化。1991~2006年东太湖养殖渔业尤其是网围养蟹业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后的大量投饵及不合理的水生植被利用方式给东太湖水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东太湖水体现处于富营养状态。因此,需要控制太湖渔业捕捞强度、调整鱼种放流结构、加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改善养殖渔业方式以及加强对湖泊水环境的综合整治,以使太湖渔业与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太湖鲚鱼和鲢、鳙鱼的食物组成及相互影响分析 [J].
刘恩生 ;
刘正文 ;
鲍传和 ;
吴林坤 ;
曹萍 .
湖泊科学, 2007, (04) :451-456
[2]   太湖渔业发展及区域设置与功能定位 [J].
谷孝鸿 ;
白秀玲 ;
江南 ;
范成新 ;
程建新 ;
吴林坤 ;
曹萍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6, (07) :2247-2254
[3]   东太湖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J].
白秀玲 ;
谷孝鸿 ;
杨龙元 .
湖泊科学, 2006, (01) :91-96
[4]   太湖鲚鱼渔获量变化与主要鱼类渔获量间关系的多元分析 [J].
刘恩生 ;
许建新 ;
程建新 ;
曹萍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9) :1657-1659
[5]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J].
谷孝鸿 ;
张圣照 ;
白秀玲 ;
胡维平 ;
胡耀辉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5, (07) :1541-1548
[6]   东太湖湖泊面积及网围养殖动态变化的遥感监测 [J].
杨英宝 ;
江南 ;
殷立琼 ;
胡斌 .
湖泊科学, 2005, (02) :133-138
[7]   2002-2003年太湖鱼类学调查 [J].
朱松泉 .
湖泊科学, 2004, (02) :120-124
[8]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J]. 谷孝鸿,王晓蓉,胡维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3(10)
[9]  
东太湖渔业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对策[J]. 谷孝鸿,王晓蓉,胡维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3 (10)
[10]   东太湖生态环境的演变与对策 [J].
杨再福 ;
施炜刚 ;
陈立侨 ;
陈勇 ;
周忠良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1)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