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鲚鱼和鲢、鳙鱼的食物组成及相互影响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恩生 [1 ]
刘正文 [2 ]
鲍传和 [1 ]
吴林坤 [3 ]
曹萍 [3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太湖; 鲚鱼; 鲢鱼; 鳙鱼; 食物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分析和比较太湖鲚鱼、鲢、鳙鱼的食物组成.研究了它们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9-12月份期间,鲢鱼、鳙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比的90%以上、浮游动物不足10%;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鲢鱼和鳙鱼间的食物重叠系数为>0.99,相同食物组成比例为95.40%.而同期调查0+鲚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的15%-35%;如不计算微囊藻仅计算浮游动物的个数组成比则为: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鲚鱼和鲢、鳙鱼数量变化间的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认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的鲢鱼和鳙鱼以微囊藻为主要食物;而鲚鱼和鲢、鳙鱼食物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可能存在对浮游动物资源的激烈竞争;它们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可能存在互相抑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太湖鱼类渔获量和优势种年龄组成的变化规律及下行效应分析 [J].
刘恩生 ;
吴林坤 ;
曹萍 ;
鲍传和 ;
丁淑荃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67-73
[2]   太湖湖鲚渔获量变化与生物环境间相互关系 [J].
刘恩生 ;
刘正文 ;
陈伟民 ;
鲍传和 ;
陈开宁 .
湖泊科学, 2005, (04) :340-345
[3]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J].
薛莹 ;
金显仕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2) :76-87
[4]   湖泊食鱼性鱼类渔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J].
谢松光 ;
崔奕波 ;
李钟杰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0, (01) :72-81
[5]   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J].
孟田湘 .
中国水产科学, 1998, (02) :17-21
[6]   太湖湖鲚种群数量变动及合理利用的研究 [J].
唐渝 .
水产学报, 1987, (01) :61-73
[7]   花鲢和白鲢的食料问题 [J].
倪達書 ;
蒋燮治 .
动物学报, 1954, (01) :59-71+102
[8]  
Allen Keast.Trophic and spatial interrelationships in the fish species of an Ontario temperate lake[J].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