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5 条
人地系统远程耦合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40
作者:

马恩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蔡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人地系统;
远程耦合;
经验证据;
生态系统服务;
远程耦合影响;
土地变化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在越发紧密关联的全球化世界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日益需要跨系统思维和超区域政策。这首先要求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科要提升自身对跨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洞察力,因此就有必要推动地理学传统研究框架的适应性创新和变革。远程耦合作为聚焦于"远距离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之间社会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有极大的潜力和优势来促进这一理论创新进程。为了缩小国内外在远程耦合领域的研究差距,论文基于文献研究和笔者对远程耦合框架的理解,从远程耦合的理论建构、经验证据、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4个方面介绍了该理论框架及其应用进展,并提出3个方面的展望来激发新的研究。综述表明,由于远距离人类活动不断增长以及大尺度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在远程连接、全球化和城市化维度上均存在大量远程耦合的经验证据;目前学术界对远程耦合框架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生态系统服务、远程耦合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及土地变化科学3个方面;同时得益于理论操作化的进展,目前开展远程耦合研究已具备较好的方法支持。基于此,论文认为,为应对新兴的现实科学命题,基于远程耦合框架的地理学研究应当在人地关系网络系统的理论创新、远程耦合动力机制和远程耦合的调控工具集3个方面实现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2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5 条
[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魔方”的基本概念及框架
[J].
刘海猛
;
方创琳
;
李咏红
.
地理学报,
2019, 74 (08)
:1489-150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公司水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远程耦合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释
[J].
马恩朴
;
蔡建明
;
林静
;
韩燕
;
廖柳文
;
韩炜
.
地理学报,
2019, 74 (03)
:421-431

马恩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蔡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J].
方创琳
;
任宇飞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47 (07)
:833-84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城市与区域生态关联研究进展
[J].
周伟奇
;
王坤
;
虞文娟
;
李伟峰
;
韩立建
;
钱雨果
.
生态学报,
2017, 37 (15)
:5238-524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韩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远程耦合世界的可持续性框架
[J].
刘建国
;
Vanessa Hull
;
Mateus Batistella
;
Ruth DeFries
;
Thomas Dietz
;
付峰
;
Thomas WHertel
;
RCesar Izaurralde
;
Eric FLambin
;
李舒心
;
Luiz AMartinelli
;
William JMcConnell
;
Emilio FMoran
;
Rosamond Naylor
;
欧阳志云
;
Karen RPolenske
;
Anette Reenberg
;
Gilberto de Miranda Rocha
;
Cynthia SSimmons
;
Peter HVerburg
;
Peter MVitousek
;
张福锁
;
朱春全
.
生态学报,
2016, 36 (23)
:7870-7885

刘建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Vanessa Hul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ateus Batistell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EMBRAPA Satellite Monito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Ruth DeFrie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homas WHerte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RCesar Izaurrald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ric FLamb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李舒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Luiz AMartinelli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William JMcConnel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milio FMora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Rosamond Naylo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欧阳志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Karen RPolensk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nette Reenber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Gilberto de Miranda Roch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Cynthia SSimmon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eter HVerbur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EMBRAPA Satellite Monitoring
Columbia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eter MVitousek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张福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朱春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6]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巴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J].
杜国明
;
匡文慧
;
孟凡浩
;
迟文峰
;
陆灯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1)
:73-82

杜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迟文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
[J].
丛建辉
;
刘学敏
;
赵雪如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4)
:19-2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学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