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的吉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春丽 [1 ]
唐宏 [2 ]
张志丹 [1 ]
车晓翠 [1 ]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格局; 吉林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1.04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吉林省2000—2013年的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基于碳排放系数的碳排放计算模型、K-均值聚类分析法和碳排放—GDP指标组合法,分析吉林省碳排放时空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吉林省净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由2000年的2 323.66×104t增加到2013年的6 258.79×104t。吉林省碳排放状况可划分为2个阶段,分别是经济低速增长碳排放快速增长阶段(2000—2006年)和经济快速增长碳排放缓慢增长阶段(2007—2013年)。(2)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排放源,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超过84%,林地为主要碳吸收,但碳吸收量总体却在减少,平均每年减少1.44×104t。(3)吉林省净碳排放量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除白城)逐渐增加的趋势,以不同土地利用和净碳排放量为依据,各市州碳排放类型可以划分为4类。(4)分析吉林省各市州碳排放、GDP的变化,白城、辽源、白山和延边属于"低碳排放—低GDP型",松原、四平、长春和吉林属于"高碳排放—高GDP型",通化属于"中碳排放—中GDP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4+284 +2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路昌 ;
雷国平 ;
张慧 ;
周浩 ;
田雅雯 ;
单凯凯 ;
朱丹彤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6) :245-250
[2]   我国城市扩张、城市转型与碳排放的关系 [J].
卢祖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 33 (05) :121-126+131
[3]  
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J]. 孙平军,修春亮,张天娇.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4]   陕西省碳足迹时空变化研究 [J].
赵先贵 ;
马彩虹 ;
肖玲 ;
纪芙蓉 .
地理科学, 2013, 33 (12) :1537-1542
[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研究 [J].
彭文甫 ;
樊淑云 ;
潘荟交 ;
毛欢 ;
周介铭 ;
赵景峰 ;
杨存建 .
生态经济, 2013, (09) :28-33
[6]   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赵先超 ;
朱翔 ;
周跃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3) :941-949
[7]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特征 [J].
舒娱琴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4950-4960
[8]   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J].
赵荣钦 ;
陈志刚 ;
黄贤金 ;
钟太洋 ;
揣小伟 ;
赖力 ;
张墨逸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73-1480
[9]   重庆市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及碳足迹分析 [J].
蓝家程 ;
傅瓦利 ;
袁波 ;
张婷 ;
彭景涛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1) :146-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