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甘薯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12
作者
陈新起 [1 ]
郑苗华 [1 ]
郑立涛 [1 ]
杨和平 [2 ]
朱宏波 [1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2] 合阳县植检站
关键词
菜用甘薯; ISSR;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0个菜用甘薯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1个I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扩增出83个清晰条带,其中76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1.57%,各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为0.247。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8~0.904,平均值为0.645,显示菜用甘薯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将10份菜用甘薯种质分为三个类群,其中两份广东材料与台农71聚为一类,且遗传相似性较高,福建的两份材料与徐州的两份材料及广东的一份材料聚为一类,而河南的商薯19与广东的另一份材料聚为独立的一类,他们与其他两类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的结果为菜用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88+203 +2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叶柄菜用甘薯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应用 [J].
史新敏 ;
唐君 ;
张允刚 ;
赵冬兰 ;
周志林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6) :2299-2300
[2]   菜用甘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曹清河 ;
刘义峰 ;
李强 ;
张安 ;
杨光峰 ;
马代夫 .
中国蔬菜, 2007, (10) :41-43
[3]   黄独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郑玉红 ;
夏冰 ;
杭悦宇 ;
周义峰 ;
王筱璐 ;
吴宝成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0) :2011-2017
[4]   我国南方长茄种质资源的ISSR标记分析 [J].
毛伟海 ;
杜黎明 ;
包崇来 ;
胡天华 ;
朱琴妹 ;
胡海娇 .
园艺学报, 2006, (05) :1109-1112
[5]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I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艳明 ;
李斯深 ;
范玉顶 ;
孙海艳 ;
李永祥 ;
李瑞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1) :13-17+23
[6]   用RAPD、ISSR和AFLP标记分析系谱关系明确的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J].
贺学勤 ;
刘庆昌 ;
翟红 ;
王玉萍 .
作物学报, 2005, (10) :1300-1304
[7]   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J].
王庆南 ;
戎新祥 ;
赵荷娟 ;
徐生 .
南京农专学报, 2003, (01) :20-23
[8]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 [J].
彭锁堂 ;
庄杰云 ;
颜启传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2-6
[9]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J].
张立荣 ;
徐大庆 ;
刘大群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