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机肥施用、秸秆还田对塿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李婕 [1 ]
黎青慧 [2 ]
李平儒 [3 ]
王莲莲 [1 ]
杨学云 [1 ]
张树兰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3] 瓜州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有机碳; 团聚体;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2.06.031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借助于18年冬小麦-夏玉米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施肥对塿土干筛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试验涉及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MNPK);秸秆还田+化肥配合施用(SNPK)。结果表明,长期施用NPK或MNPK或SNPK对土壤干筛团聚体大小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增加>2 mm团聚体含量的趋势。长期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各大小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在0~10 cm土层中,不同干筛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干筛团聚体变小而增大,<0.25 mm干筛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0~10 cm土层全碳在>7 mm和1~3 mm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尽管施肥对干筛团聚体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但有机物与NPK配施能显著提高小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这可能对土壤有机碳起到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56 / 14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J].
刘恩科 ;
赵秉强 ;
梅旭荣 ;
HWAT BingSo ;
李秀英 ;
李娟 .
生态学报, 2010, 30 (04) :1035-1041
[2]   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J].
杨如萍 ;
郭贤仕 ;
吕军峰 ;
侯慧芝 ;
郭天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01) :252-256
[3]   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区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J].
高会议 ;
郭胜利 ;
刘文兆 ;
车升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6) :1333-1338
[4]   不同施肥处理下棕壤有机碳库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汪景宽 ;
冷延慧 ;
于树 ;
李双异 ;
陈丽芳 .
土壤通报, 2009, 40 (01) :77-80
[5]   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李爱宗 ;
张仁陟 ;
王晶 .
土壤通报, 2008, (03) :480-484
[6]   保护性耕作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蔡立群 ;
齐鹏 ;
张仁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141-145
[7]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J].
霍琳 ;
武天云 ;
蔺海明 ;
曹诗瑜 ;
唐文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3) :545-550
[8]   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J].
安婷婷 ;
汪景宽 ;
李双异 ;
于树 ;
朱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369-373
[9]   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红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J].
徐江兵 ;
李成亮 ;
何园球 ;
王艳玲 ;
刘晓利 .
土壤学报, 2007, (04) :675-682
[10]   连续不同施肥对土壤团聚性影响的研究 [J].
刘京 ;
常庆瑞 ;
李岗 ;
魏永胜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