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界定与唯物史观

被引:16
作者
董学文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学本质;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维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2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伪概念”,造成理论上失误的关键,是它混淆了“审美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变成“审美意识”与“形态”的拼接。“以诗语为载体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审美意识形态”,此种界定更加不妥。“文学是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这一界定,有六个方面的优长与特点,比流行的“文学是显现在语言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界定合理得多。研究文学本质,要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维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美学与文学理论——对当前几个流行命题的反思 [J].
肖鹰 .
文艺研究, 2006, (10) :12-22+166
[2]   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 [J].
董学文 .
汕头大学学报, 2006, (03) :5-9+90
[3]   怎样看待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 [J].
董学文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3) :1-6
[4]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 [J].
董学文 ;
马建辉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 (01) :15-20
[5]   关于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兼评“审美意识形态”说 [J].
董学文 .
苏州大学学报, 2006, (01) :51-56
[6]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J].
童庆炳 .
文学评论, 2006, (01) :64-74
[7]   “审美意识形态”能成立吗? [J].
董学文 .
高校理论战线, 2005, (10) :52-55
[8]   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 [J].
董学文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79-86
[9]   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 [J].
钱中文 .
文学评论, 2005, (01) :5-20
[10]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与童庆炳先生商榷 [J].
单小曦 .
文艺争鸣, 2003, (01)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