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

被引:17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分解速率; 基质质量;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8.04.01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P=0.028)影响显著。林龄对纤维素、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影响不显著。不同林龄叶凋落物C/N(P=0.009)、木质素/N(P=0.048)显著差异,C/N、木质素/N与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关系数均为-0.333。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逯军峰 ;
王辉 ;
曹靖 ;
袁宏波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3) :25-28
[2]   巨桉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 [J].
刘洋 ;
张健 ;
冯茂松 .
林业科学, 2006, (07) :1-10
[3]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J].
郭剑芬 ;
杨玉盛 ;
陈光水 ;
林鹏 ;
谢锦升 .
林业科学, 2006, (04) :93-100
[4]   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凋落物动态特征 [J].
邹碧 ;
李志安 ;
丁永祯 ;
谭万能 .
生态学报, 2006, (03) :715-721
[5]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J].
张希彪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6, (02) :373-382
[6]   浙江省马尾松生态公益林凋落物及与群落特征关系 [J].
黄承才 ;
葛滢 ;
朱锦茹 ;
袁位高 ;
戚连忠 ;
江波 ;
沈琪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5, (10) :2507-2513
[7]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的比较 [J].
杨玉盛 ;
郭剑芬 ;
陈银秀 ;
陈光水 ;
郑燕明 .
林业科学, 2004, (03) :19-25
[8]   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及养分释放研究 [J].
谭芳林 .
林业科学, 2003, (S1) :21-26
[9]   贡嘎山峨眉冷杉林凋落物的特征 [J].
罗辑 ;
程根伟 ;
宋孟强 ;
李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1) :59-65
[10]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彭少麟 ;
刘强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34-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