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

被引:42
作者
金玉柱 [1 ,2 ]
王岗 [3 ]
张再林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中国武术; 身体文化; 身体哲学; 武以成人; 武以成道; 武以成性;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7.04.020
中图分类号
G852.1 [拳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典型的身体文化,迥异于西方之身体观。当下,回归生活,回归身体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一种身体哲学的视野出发研究和探索中国武术身体的理论维度。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的文化修行,一种文化的身体践履。它通过身体的思维,构建出了世界的图式,推出了社会的伦理,最终目的为追求精神上的超越。从中国儒释道传统身体观的视野出发,中国武术在其至深的影响下,建构出了一套异于"他者"的充满魅力的文化身体观。如:"身心一体""体美合一"通达"武以成人"的儒家身体修行理念;"身道一体""致虚守静"通达"武以成道"的道家身体修行理念;"以气养性""自为无相"通达"武以成性"的佛家身体修行理念。最后提出,中国武术回归本我,回归主体,必须返回身体,从身体出发,进行身体的救赎。唯有此,被去魅、被反身、被异化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加灵感而动人。研究对于挖掘中国武术身体哲学的深度,探析作为表达主体、展现场所、哲学本体的中国武术之身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145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 [J].
金玉柱 ;
王岗 ;
李丽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02) :128-131
[3]   身体美学的治疗隐喻 [J].
张再林 ;
冯合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4) :9-15
[4]   生存·生活·生命:论武术教化三境界 [J].
唐韶军 ;
戴国斌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 39 (05) :72-78
[5]   武术教学与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 [J].
刘文武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10) :98-102
[6]   身体:武术教育的原点与归宿 [J].
赵岷 ;
李金龙 ;
李翠霞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 (03) :53-57
[7]   “即身而道在”——中国古代身体哲学视域中的中华体育精神探析 [J].
张再林 ;
李靖 .
人文杂志, 2014, (12) :1-6
[8]   《易经》中的身体哲学 [J].
李小成 .
兰州学刊 , 2013, (04) :10-15
[9]   “身不自身”:罗近溪身体论发微 [J].
陈立胜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10-18
[10]   太极拳——器道并重的人体技艺文化体系 [J].
康德强 ;
虞定海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01) :87-89